文章分类    全文检索      
序号 标题 发布日期
11 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充分条件 2014-09-27

日期:2014-9-25来源:工商时报

  自从中国在2009年取代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已经谈论20多年的人民币国际化议题再次浮上台面。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是成立于1980年的亚太区域产、官、学论坛,甫于北京落幕的第22届PECC大会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行着墨。

  碍于PECC会议期间美籍与会人员的感受,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论点倾向含蓄。仅就当前多极化经济环境下的比较利益与风险规避两个层面,来强调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要性。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性升高的背后原因之一,乃源自美元长年以来的过度特权。美国的次级房贷金融风暴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而美国祭出的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进一步操控国际金融秩序,除了让各国辛苦赚取的美元资产缩水之外,更显着影响国际汇率走势。

  除了经济规模与金融成熟度之外,稳定升值亦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主流货币的条件;唯有稳定升值的货币才能满足交易、计价、储备等三大功能。但是美国因应危机冲击的政策单方面地关注国内就业市场的回温,却罔顾美元享受特殊地位同时应尽之国际责任。相对而言,近年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并在危机期间倚赖超额投资展现唯一幸免态势。国际间累积对美元特权的不满情绪下,顺势产生对人民币角色的憧憬期待。

  在「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的限制下,拥有巨额经常帐顺差的中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然而身为世界最大原物料进口国的中国,认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长期而言,除了铸币税外,还可以取得其他潜在利益;处于以美元计价的原物料交易市场中,中国虽是最大买家,但充其量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未来如果能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可望在国际原物料的供需市场获得更多议价筹码。

  美国QE政策的以邻为壑,促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充分条件,但中国政府并不想也没有能力将之一步到位。一是中国并不想放弃贸易顺差优势,中国政府打贪冲击民间消费,而产能过剩则压缩造次超额投资的机率,因此外贸顺差成了目前唯一可赖支柱,也是达成7.5%年度成长目标的剩余凭藉。

二是中国政府不愿完全放弃资本帐管制,因为管制措施让中国免于遭受1997东亚金融风暴以及最近一次全球经济危机的伤害,亦即热钱效应因此无法在中国发酵。三是人民币交易虽然快速成长,根据2013年国际清算银行(BIS)研究报告结果,人民币交易占世界外汇交易总量的2.2%,成为全球第9大热门交易货币。但若与占全球交易87%的美元相较,仍属天差地远。

  即使人民币国际化受限于中国经贸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缓慢,以及国际间长久以来使用美元的习惯,但市场需求力量确实加速了人民币在国际经贸舞台的份量。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今年7月指出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7大支付货币,世界主要央行也纷纷争取与中国大陆洽签货币换汇协议(SWAP);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25家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双边换汇协议,其中包括去年加入签署协议的英国央行(BOE)与欧洲央行(ECB),大幅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

  中国大陆与亚洲邻国的贸易超过其对外贸易的一半以上,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在短期不易实现,但是人民币区域化已然水到渠成。亚洲国家特别是部分东协成员已经开始分散投资风险,买入人民币债券并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存底资产选项。提升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计价标准、价值储备功能,对台湾都是利多,积极面可提高利润、消极面可降低成本。唯两岸能尽快签署换汇协议,当可进一步掌控汇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