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全文檢索      
序號 標題 發佈日期
11 日本啟示錄,財政貨幣政策要一致 2014-11-25

日期:2014-11-19來源:經濟日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從2012年底以來,陸續射出寬鬆貨幣、擴大財政支出及改革經濟結構三箭,力求擺脫通膨,振興日本經濟。三箭射出後,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經濟逐漸復甦,房地產、股市表現佳、民眾消費意願也高,但就在稍有起色時,4月卻又宣佈調高消費稅稅率至8%,形同收縮財政政策,經濟表現旋即下滑,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甚至出現負成長,立刻抵銷三箭力道。

  反觀美國,寬鬆貨幣政策方向確立後,就是持續施行寬鬆措施,財政政策也配合維持原地踏步狀態;日本財經政策的不一致性,大大抵銷刺激經濟效果,下次若再實施寬鬆政策救經濟,要恢復市場信心比之前更難。

  日本給了台灣啟示,當市場非常缺乏投資信心時,可下特效藥,採行量化寬鬆政策,用強而有力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去刺激經濟,但絕對不能像吸食嗎啡一般,迷信持續操作量化寬鬆政策。持續採取量化寬鬆、不斷刺激經濟的結果,是導致房地產、股市等資產價格高漲,產生社會分配問題,造成社會面及經濟面的負面衝擊。

  同樣地,股市沒有基本面的支撐,產業表現並非真正的好,只是用過多資金堆砌股市發展,將如同吹泡泡,泡泡有一天一定破滅、股市有一天一定會向下調整;漲時開心,但跌的時候大家都得付出代價,銀行、金融機構、消費者都會受到影響。

  最重要的還是確實改善產業體質,提升產業競爭力,否則長期不斷利用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久了,大眾對市場的信心也會疲乏。

  回顧日本經濟發展,過去就曾多次實施量化寬鬆。1990年代初期經濟泡沫化,股市、房市崩跌時,就採行過量化寬鬆政策,1993年1995年政策見效,經濟成長率逐漸上升,當時日本政府認為經濟體質已恢復,在1997年宣佈調高消費稅,不久後遭遇亞洲金融風暴,旋即再次調降利率。2000年,經濟成長率慢慢上升,但隨後又碰到全球網路泡沫化,再次實施量化寬鬆。

  但過去幾次量化寬鬆政策的實行,經常有中央地方配合不當的情形出現。日本中央政府上半年擬定的計畫,地方政府下半年執行時常雷聲大雨點小,或執行上效率不彰,政策缺乏一貫的持續性。

  加上日本並未積極解決房地產體質不佳造成金融機構財務不健全等根本性的問題,反而一直迷信寬鬆政策,造成政府債務餘額占GDP的比重達218.8%,利率在低檔徘徊,長期以來,使得日本整體消費信心蕩然無存。

  台灣有其特殊的經濟結構,可借鏡日本經驗,但不用完全仿效日本做法,而是要針對自己的問題徹底處理,要提振經濟,應回歸產業面,徹底改革以提升產業競爭力,而非迷信量化寬鬆的政策工具。

  長期來講,台灣並不缺資金、利率環境也低,台灣市場缺的是信心,及找到如何有效運用資金的方式。

  首先,要使產業及資本市場的法令規章能與國際接軌。其次,加強大學教學與產業的銜接,落實學以致用,並增加國內人才與國際人才互動的機會,整體提升人才素質。最終,產業也要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亮點。

  最重要的是,政府須配合產業發展,適度解除資本進出的各種規範與管制,並落實配套措施,才能協助發揮資本市場效率,有效吸引資金流入,帶來實質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