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全文檢索      
序號 標題 發佈日期
5 外匯避險啟新程 2015-04-15

日期:2015-04-15來源: 《中國外匯》2015年第6期

  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不斷加大。對此,企業需改變慣有思維,合理、充分地運用外匯衍生工具,主動避險。

  “最難辦的是不知道今年匯率接下來會怎麼走。”農曆新年過後,又開始忙碌起來的外貿企業普遍感到“前路迷茫”。

  201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開始變得越來越來“不同尋常”:2014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呈現“鐘擺式”,先貶後升,年末再度走貶;2014年末,人民幣即期匯率累計貶值2.4%,為2005年匯改以來的首次年度貶值;2014年,人民幣即期匯率單日上漲的天數為116天,下跌的天數為126天,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幅度加大。

  人民幣匯率市場變化在不斷發酵,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因素也日趨複雜。外貿企業對人民幣走勢的判斷因此不再明朗,企業外匯避險策略面臨著“辭舊迎新”的考驗。

外匯風險攀升

  波瀾壯闊”的2014年,人民幣匯率開啟了匯改以來真正意義上的雙向波動元年。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水準已逐漸成為市場共識,市場對匯率走勢的看法出現分化。在央行基本退出對匯率的常態化干預後,匯率的市場彈性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

  面對更加多元化的匯率風險,我國企業對外匯衍生品的認識和運用卻普遍不足。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額4.3萬億元,已經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大國。然而,我國企業運用外匯衍生品規避匯率風險的規模和水準與貿易第一大國的身份嚴重不匹配:2014年,外匯衍生品交易量為4.7萬億美元,分別占當年對外貿易額的109%和國內生產總值的45%;而發達國家的這兩個比例普遍超過150%。金磚五國中,巴西2007年外匯衍生品交易規模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達到了13.92倍。

  我國大部分的進出口貿易沒有通過外匯衍生品規避風險。有不少企業是抱著賭博的心態“裸奔”,不願花成本鎖定匯率,被動應對匯率波動。

  根據2013年的公開財務數據,在133家披露海外收入的上市公司中,只有44家公司使用了外匯衍生品進行匯率風險管理,上市公司使用外匯衍生品的比例僅占33%。按照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ISDA)的調查,美國上市公司使用外匯衍生品的比例達到78%。

  我國絕大多數外貿企業是中小企業,利潤微薄,更難以承受不斷增加的匯率風險。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對山東省外貿企業的調研卻顯示,55.1%的企業使用價格轉移,36.5%的企業使用接短單的方式被動應對風險,而運用衍生工具的企業僅占31.4%。由於外匯避險工具運用不足,匯率波動增大了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企業因此不敢接大單、長單,則使貿易增長受到限制。

避險思維更新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內,人民幣長期單邊升值,波動率較低,習慣於此的企業逐漸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企業普遍缺乏套期保值的觀念,認為外匯衍生工具沒有太大作用;還有不少企業只做遠期結匯,不做遠期購匯,甚至將遠期結匯作為企業賺錢的工具。

  “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外貿企業無需進行太複雜的預判,出口型企業通過遠期結匯鎖定未來的結匯匯率,進口型企業要麼選擇即期購匯,要麼通過美元融資推遲購匯享受因美元貶值帶來的更優的購匯匯率。”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坦言,這樣的“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

  如今,即期結售匯“提前結匯、延遲購匯”,遠期結匯“早簽約、早受益”這些屬於單邊升值時代的操作方式和思維定勢已經過時,無法再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對此,企業難免感到不適應。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不斷加大。對此,企業需改變慣有思維,合理、充分地運用外匯衍生工具,主動避險。

  一直以來,遠期結售匯是企業主要使用的避險工具。然而,遠期交易更適合管理單邊波動的匯率風險,適合管理雙邊波動匯率風險的則是期權。“外匯期權在國際市場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匯率風險對沖工具。企業買入一份外匯期權,等於買了一份保險,最多是損失一筆期權費。”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說。遠期是對稱的工具,而期權是非對稱的工具。期權產品特有的靈活性和“進可攻,退可守”的特點,適合雙向波動的市場。而期權組合不僅反映漲跌,還能更準確地表達對市場的觀點。

  市場是最好的老師。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市場主體外匯交易策略的調整。不僅企業購匯意願增強、結匯動機減弱,而且期權交易也開始蓬勃發展。

  國家外匯管理局於2014年6月底出臺了以外匯期權為重點的推進外匯市場發展的措施,簡化市場准入,以進一步鼓勵人民幣匯率交易工具的創新與運用,滿足企業匯率避險的多樣化需求。人民幣外匯期權的交易方式更加多樣化,企業在實需交易背景下,可通過銀行辦理賣出期權;期權組合類型更加豐富,企業可靈活定制組合內期權數量與要素。如此一來,企業基於實需,可以賣出期權,來獲得期權費的收入,改善財務狀況和風險結構;還可通過期權組合,降低買入期權的成本。貨幣掉期的本金交換形式也更加靈活,進一步擴展為包括在合約生效日和到期日兩次均實際交換本金、兩次均不實際交換本金、僅一次交換本金等形式。

  企業對市場的策略改變和政策放開的推動作用,從2014年第三季度開始顯現,外匯衍生品交易尤其是期權交易逐漸活躍。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2014年,我國境內銀行間外匯衍生品交易量首次超過外匯即期;2014年外匯衍生品成交量同比增長34.8%,其中,期權產品成交1298.9億美元,同比增長5.0倍。

  企業在轉變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以及低波動率的操作慣性,採取積極策略應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過程中,也對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各家銀行都在加強匯率風險相關產品的研發,針對不同企業類型不同層次外匯風險敞口管理的需求,為企業打造更豐富的服務方案。

合理運用衍生工具

  目前我國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已涵蓋遠期、掉期、貨幣掉期、期權等衍生品品種,構成了相對完整的人民幣匯率避險產品體系。在套期保值功能上,幾大外匯衍生品各有所長。企業在交易工具及策略上可綜合採用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工具,結合即期、貿易融資等傳統工具,從自身資產負債以及資金流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匯率風險管理為主要目標,建立適度、靈活的風險管理策略,提高抗風險能力。

  人民幣外匯遠期交易,是指交易雙方以約定的外匯幣種、金額、匯率,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日期(距成交日兩個工作日以上)交割的外匯對人民幣的交易。人民幣外匯遠期交易主要包括兩種業務:人民幣遠期結匯和人民幣遠期售匯。前者是外匯收入所有者將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後者是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賣給外匯使用者。

  人民幣外匯掉期,實質上是人民幣對外匯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的結合。具體而言,銀行與客戶協商簽訂掉期協定,分別約定即期外匯買賣匯率和起息日、遠期外匯買賣匯率和起息日。客戶按約定的即期匯率和交割日與銀行進行人民幣和外匯的轉換,並按約定的遠期匯率和交割日與銀行進行反方向轉換。

  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則是指在約定期限內交換約定數量人民幣與外幣本金,同時定期交換兩種貨幣利息的交易行為。貨幣掉期和外匯掉期的最大區別在於,外匯掉期不包含利率的互換,只在期初、期末交換本金,而貨幣掉期通常每三個月或每半年會交換利息;貨幣掉期在期初、期末兩次本金交換的金額以及使用的匯率均相同,而外匯掉期的期初按照某一匯率交換本金,期末則通常按另一匯率換回本金。普通外匯掉期是一年以內的短期,並不涉及利率的交換。而對於長期的貨幣交換,對於企業現金流的要求非常高。貨幣掉期的利息交換能讓企業更好地進行資產和負債的匹配,企業應用貨幣掉期的期限大多是一年以上的中長期。

  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是指在未來某一交易日以約定匯率買賣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權利。期權買方以支付期權費的方式擁有權利,而期權賣方收取期權費並在買方選擇行權時履行義務(普通歐式期權)。

  平安銀行金融市場事業部副總裁夏秋建議:有外匯收入的企業應結合自身財務的需要和對匯率產品的熟悉程度,在遠期結匯、期權、期權組合中尋找適合的產品,通過提高結匯匯率來鎖定風險;有外匯支出的企業也需要考慮運用遠期售匯、期權、期權組合等產品鎖定或者降低匯率風險。另外,考慮到美國退出QE,美元利率看漲,有長期美元負債的企業需要擇機鎖定未來償還美元負債本金時的匯率風險;也可以通過利率互換、貨幣掉期等工具,鎖定未來貸款利率上升的風險。

  隨著離岸市場人民幣存量的快速增長,離岸人民幣外匯衍生品市場發展迅速。而離岸匯率交易工具則更加豐富,不僅包括遠期、掉期、期權,還有無本金交割遠期(NDF)、期貨等。尤其是人民幣外匯期貨方面,境外已有6家交易所推出了11個品種的人民幣外匯期貨。香港交易所離岸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居於首位,2014年日均交易量達580手;新加坡交易所也於2014年10月推出了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外匯期貨。

  與外匯遠期相比,外匯期貨是交易所內標準化的衍生工具,同樣可以鎖定某一個時期的匯率。比如企業簽訂3個月外貿出口合同時,可以通過賣出相應金額的美元兌人民幣外匯期貨鎖定3個月之後的匯率風險。這樣,不管未來的即期匯率如何變動,企業在3個月之後收到的人民幣資金就鎖定了,期間的匯率變動不再影響企業的利潤。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14年10月29日推出了歐元兌美元與澳元兌美元的交叉匯率期貨模擬合約,為我國外匯期貨的真正上市進行了準備。未來,更多外匯衍生工具將會應運而生,為市場主體提供更為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