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全文檢索      
序號 標題 發佈日期
11 政策利好外貿增長為銀行服務創新添動力 2014-06-24

日期:2014-06-24 來源:金融時報

  繼小微企業和“三農”之後,外貿企業被納入此輪“微刺激”金融扶持的重點支持領域...

  6月11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人民銀行出臺11條措施支持外貿穩定增長。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正處於“三期”疊加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投資乏力、消費支出疲軟的情況下,作為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央行的這些措施對促進外貿增長有積極意義,也對增強國內企業的信心,改變中國企業投資預期有明顯作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

 外貿中小企業成重點

  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措施突出體現了放鬆管制和鼓勵創新的特點。其中,外貿中小企業再次成為支援的重點。

  央行強調,要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管道,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靈活運用流動資金貸款、進出口信用貸款等方式,加強對有訂單、有效益的進出口企業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信貸支援,促進小微企業出口。

  “融資難仍是當前很多外貿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外貿中小企業更是如此。”宗良表示,中國外貿這些年的發展,始終伴隨著成本的提高,外貿盈利總體比較薄。 “去年人民幣對美元呈現比較快速的升值趨勢,而有些發達國家的貨幣又呈現對美元貶值趨勢,這樣的話,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升值偏高,外貿企業受到影響比較大。”宗良說。

  實際上,近年來,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融資困難,給外貿經營帶來巨大壓力,不少中小企業連年虧損,甚至倒閉。而自今年2月起人民幣匯率持續進入貶值通道,也被視作4月和5月出口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的重要推動因素。

  “在外貿回升情況下,銀行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援力度,可以有效促進外貿中小企業的經營好轉。”宗良說,同時有利於穩定和鞏固外貿市場份額,加快整個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

  除了信貸支援,央行要求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並推動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中小企業區域集優票據、信用增進等多種創新相互配合,拓寬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進出口企業融資管道。分析人士認為,通過“集合票據、區域集優票據”進行增信是第一次試行,也體現出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

  在簡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流程的同時,原本只在少數地方和範圍試點的跨境人民幣業務迎來進一步放開。央行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為個人開展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結算服務。

  這意味著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將從部分試點地區擴展至全國。此前,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已經在廣西、雲南邊境地區、浙江義烏、江蘇昆山和上海自貿區試點開展。

  央行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三原則”的基礎上,可憑個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工商營業執照直接為客戶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必要時可要求客戶提交相關業務憑證。

  實際上,伴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的飛速增長,國內不少銀行都向外貿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融資、匯兌及相關組合產品,使企業在匯率風險規避、國際業務便利性及匯款時效性等方面受益匪淺。以中行為例,一季度中行累計完成跨境人民幣結算1.49萬億元,同比增長達70.80%。

  專家表示,通過簡化流程和擴大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可以選擇人民幣結算,便於規避匯率風險,節約匯兌成本,增強價格競爭力。

  此外,央行還支援銀行與依法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支付機構合作,為企業和個人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鼓勵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分析人士稱,這是相關政策在上海自貿區試點後的進一步擴圍。

  業內專家表示,這些措施從長期來看,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外貿發輾轉型,同時對於銀行業來說,也是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綜合性指導。

 服務創新有很大提升空間

  隨著國內企業不斷“走出去”,不少銀行也在加速推進國際業務轉型。這幾年通過滿足企業金融服務需求,統籌“境內”、“境外”兩個市場,銀行的國際化經營管理水準和跨境金融服務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以建行為例,憑藉信託、租賃、保險、基金等子公司服務優勢以及通過上下、內外、母子公司聯動,建行為企業提供綜合化服務的水準和能力持續提高。截至3月末,該行境外保函餘額接近230億美元,累計辦理出口信貸28筆、金額45億美元。

  宗良表示,央行11條措施中涉及個人、企業、資金集中這幾個跨境人民幣業務都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和創新空間,銀行應抓住機遇,拓展業務增長點。“企業方面簡化流程,個人方面擴大範圍,同時鼓勵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這些對於銀行來說,都是除了融資業務之外很重要的發展機遇。”

  目前,中資銀行所提供的外貿金融服務,仍主要限於融資服務,而現金管理、投資交易、財務顧問等高端金融服務較少,服務創新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今年年初,中行行長陳四清曾對媒體表示,“未來幾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業務從規模到效益的關鍵轉化期,人民幣國際化的效益將在中行海外業務發展中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出來。”

  換句話說,隨著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化,在服務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國內銀行業也將獲得新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