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全文檢索      
序號 標題 發佈日期
13 經濟三大戰略要有新思維 2014-08-23

日期:2014-8-21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台灣靠著資本密集產業帶動出口,雖有效推升經濟成長率,由於資本密集產業「多用機器少用人」,不僅企業盈餘被設備折舊抵銷,經濟成長率又與實質薪資脫勾,員工工作時數或花費心力增加,所獲報酬卻未同比成長,政府稅收多用於鼓勵廠商投資或出口,徒使經濟「空心式」成長,對企業獲利、員工薪資及政府稅收三者增加,效果卻不明顯。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不用加法去生出更多政策方向,而是用減法直接指出對台灣經濟最重要的三件事,相信這對於解決當前經濟難題,應可提供最直接的幫助。歸納過去經濟發展,優質人力、研發創新及對外貿易尤為關鍵,台灣若期盼再創高峰,這三大戰略要素相信仍不可或缺,但有必要用新思維加以執行。

  人才問題部分,今年IMD競爭力排名中,台灣「企業效率」排名由2011年全球第三驟降至第17位,其中人才外流、外國人才無法進入,本地人才不夠國際化,都是排名大降的重要原因。回顧過去60年,台灣經濟曾得利於兩波外部與內部的人才大匯流,例如1950年代,大陸來台的經濟規劃及行政管理人才,有效運用軍隊榮民及農村人口,為台灣發展輕工業及加工出口提供充裕且優質的勞動力。其後,1980年代海外人才返台創業,結合台灣技職教育培養的人才,更帶動科技產業的起飛。

  若能檢討外國人居留與工作法規,設計彈性機制,吸引更多高階外國人士來台創業,同時加強本地人才的國際思維與能力,相信優質海內外人才,仍將是最重要的活力與動能來源。

  接著,觀察近期各國新經濟政策,美、日、韓求新,追求創新;中國則是求變,在法規和體制上轉變;以往高度仰賴外國勞工的新加坡,也重新思考如何加強本地員工生產力。台灣早期在外商指導下進行簡單組裝,逐步形成相關的周邊產業,到現在技術成熟且供應鏈完整,但創新能力仍有不及,只能跟著國際大廠代工。

  無論是iPhone或iPad,蘋果公司拿走30%的利潤,它什麼都不用作,只要作設計,但台灣只拿了2%,中國勞工則取得2%,蘋果的利潤是兩岸的數倍,蘋果雖甜,但兩岸只吃到蘋果皮。

  展望未來,隨著智慧裝置、巨量資料、物聯網及雲端等科技結合,勢必衍生出多種新興產業,台灣能否像歐美日看齊,具備創新和產品設計能力,將成為下一波成長的重要關鍵。

  貿易對台灣的重要眾所周知,出口成長的同時,若進口也會隨之增加,貿易的好處就極為有限。台灣除了努力擴大出口,也應思考進口設備或零組件國產化,經由「第三次進口替代」提升台灣技術層次,配合「出口分散」,讓台灣出口能不只是鄰近的大陸、東南亞及日韓,往著墨較少的中南美洲或非洲拓展,將可使貿易效果更大,讓台灣擺脫長期以來「左手進、右手出」過路財神角色。

  綜合上述,台灣若能將重心放在人才、創新與貿易三大戰略上,相信將能凝聚各方共識,有效運用資源。同時隨著全球趨勢轉變,政府角色也應找出新定位,不應獨力主導產業發展,而是將重心放在營造經營環境、完善基礎建設、建立創業資本制度,並降低企業在外貿易障礙,包含簽訂FTA等,讓各生產要素發揮潛力,再創台灣經濟新的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