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全文檢索      
序號 標題 發佈日期
13 台資企業在越南的經營與利基 2014-09-05

 

日期:2014-9-4來源:工商時報

  越南最早受中國影響千年,1859年法國佔領越南西貢,因而1945年9月2日(越南國慶日)胡志明於河內巴陵郡的巴陵廣場宣佈獨立北方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直到1954年武元甲指揮奠邊府(DienBienPhu)戰役法軍失利後自越南全面撤退,日內瓦協議越南以北緯17度為分界線,法國推舉之保大皇帝(末代皇帝)的南越政府和胡志明的北越政府抗衡,1955年吳廷琰發動政變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國」後向美國要求軍事與經濟援助,1965年越戰爆發,1975年北越軍隊擊敗南越政府、美國從越南撤軍,1976年由北越統一領導最後更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解放後到1985年又是空白十年。

  越南在經濟方面最早受俄羅斯影響總書記阮文靈於1986年提暢「改革開放」基本方針實施「經濟革新」(DoiMoi)政策,1987年頒布「外人投資法」,希望採行中國大陸以吸收外商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方式創造就業機會,1988年首度核准外人直接投資,1989年台資企業就率先進入越南投資,此後台灣長期以來為越南最大外資,於是台越於1992年正式通航。

  雖然2007年越南加入WTO後,韓國、日本、新加坡大量投資每年都超越台灣,以總投資金額而言台灣近600億美元仍為越南第一大外資,台商在越南超過4萬人總數計有4千家企業,回顧過往這些台商與越南幾乎是唇齒相依。

  在文化方面,台越一樣慶祝農曆過年、端午節、中秋節,河內非常著名的文廟其實就像台南孔廟,越語的發音感覺很像台語例如「謝謝」就像是台語「感恩」的發音,還有會安就像台灣的鹿港同樣是一度興盛的古老港口,會安長條形街屋、宗祠建築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紅瓦與其傳統砌法比台灣的古蹟更精緻,台越文化風俗相似由此可見一斑。

  相較於越南的外資半數以上在不動產及服務業,台資企業投資在製造業超過八成,創造14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以及上、下游企業之就業機會相當可觀。許多精英領導人前僕後繼在非常不簡單的越南環境下賣命犧牲,台資企業在越南建立的基礎下,越南政府相對也給予比較好的條件。

  越南排華事件主要針對中國大陸,除南海問題又因雙方都採取既競爭又合作的策略。越南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非常微妙,「奠邊府之虎」武元甲曾在1980年2月因其「反對反華」政策遭到解職,持續至今越南民眾對中國大陸較不信任,事實上中國大陸製品在越南較不受歡迎。另外,中國大陸與越南為產業之互補效果,曾發展從海南島西邊到北越東岸形成「北部灣經濟圈」,外資亦可直接從越南進入不受制於中國大陸。

  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二條經濟大道的交叉點就在中南半島,更凸顯越南在亞太地緣政治與經濟地位之重要性。越南一方面是中國大陸進入東協的門戶,另一方面美國為制衡中國大陸在東南亞的勢力基於南海的共同利益極力拉攏越南。

  台灣雖然不是TPP及RCEP成員國,但卻能透過越南不但人工、土地成本及稅率較低外,且進入TPP如美國還有RCEP等東協國家都可享有零關稅及其他租稅優惠。

  越南建國70年以來由計畫經濟邁向市場導向之發展才27年,台資企業一開始就參與並且為最大外資,這股強大的力量讓目前台資企業能在最好的基礎上經營。

  越南去年才開放國內零售市場,正值外銷轉型內需市場的「黃金期」,可佈局進口替代策略掌握越南人炫富、敢消費之誘人商機,再加上世界遺產觀光產業也是大賣點,值此各大國際品牌紛紛進入越南之際,台資企業其實更有利於突圍而出,產、官、學、醫各方都值得好好研究,儘速策略性整合資源並促成產業群聚之綜效。